首页

口舌调教

时间:2025-05-27 13:46:57 作者:环塔拉力赛第五赛段:赛道崎岖 风景壮丽 浏览量:48050

  中新网赣州11月27日电 (熊锦阳)1200多年前,部分中原人避乱南迁,溯赣江而上,来到赣南。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因地理位置优越,土壤肥沃,成为接纳南迁中原人的重要一站。

  在外为客,落赣为家。客家人在举族迁徙、砥砺前行的历程中,形成爱国爱家、耕读传家、崇文尚武、敬祖睦宗、吃苦耐劳、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,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,千百年来璀璨夺目,自成一派。

  11月27日,中新网记者走进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的江西客家博物院,探访国内外目前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,沉浸式感受千年客家文化魅力。

图为江西客家博物院。 熊锦阳 摄

  江西客家博物院设立于2010年,是江西省首家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院,也是一座客家人寻根问祖的“精神家园”,被称为客家文化“大观园”。

  走进客家博物院,沿着广场向右,五根石雕艺术柱组成的南迁柱矗立眼前。从“衣冠南渡”到“筚路蓝缕”,从“留住根脉”到“裔播四海”,石柱以浮雕、沉雕、浅雕等方式记述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规模南迁历程,也解答了“客从哪里来?”“客往何处去?”

  “现在我们看到的照壁上的这个‘福’字,它由蝙蝠、鹿、仙鹤三种动物组成。蝙者,福也;鹿者,禄也;鹤者,寿也。福、禄、寿‘三星’高照是为‘福’,而‘田’乃万福之源,有田才有福。”在客家宗祠前庭,讲解员刘江艺向游客介绍客家人千年来对“福”的理解和追求。

讲解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客家历史。 熊锦阳 摄

  “茯苓切片三分白,朱砂碾粉一片鲜红,五爪佛手颠倒挂,小小葫芦巧玲珑……”在客家博物院的客家博物馆,一段国家非遗“东河戏”经典剧目《牡丹对药》精彩开演,悠扬婉转的唱腔赢得现场游客热烈掌声。

  东河戏发源于赣县区白鹭村,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高腔“坐堂班”,因其形成赣州东面贡水流域,故称东河戏。表演语言以“赣州官话”为基础,穿插“客家方言”,朴实生动又富有民间生活气息。

江西客家博物院内演出的东河戏。 熊锦阳 摄

  寻根问祖、品阅非遗、聆听民谣……内容丰富的客家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客家博物院游玩。今年5月,一场集体婚礼在江西客家博物院举办,23对新人倡导“婚事新办、喜事简办”,以客家习俗传承中式浪漫。据刘江艺介绍,客家人骨子里的勤劳节俭,与新时代倡导的“婚事简办”价值观不谋而合。“客家博物院会对那些零彩礼新人免费开放,让他们在这里以客家习俗举办中式婚礼。”

  “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,要倡导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,通过开展馆际交流、馆校合作、院企联盟等措施,实现客家文化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企业,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、爱岗敬业的斗志和热情。”江西客家博物院原副院长彭晓东表示,下一步,赣县区将打造一个“客家摇篮”江西客家族谱文化陈列馆,让世界客家人感受客家族谱的文化盛宴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海南侨乡第一宅”蔡家宅迎百年庆典

亦庄海关副关长王朝晖表示,亦庄海关将进一步加强进口产品监督管理,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,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内市场,充分保障国门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。(完)

湖北咸宁出台政策:主城区购房最高可补贴7万元

“我们团队研发的数字孪生系统可对物理流域进行实时监控预测模拟、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工程调度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水安全保障。”黄艳说。

联合国机构称清理加沙废墟需15年

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,国家一级图书馆海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,在这个暑假专门推出了青少年智慧阅读体验活动。孩子们在“5G新阅读”智慧体验区,通过270°巨幕全景展厅、360°全景电视现场和全息投影技术等,沉浸式学习体验科技、文化、未来等主题内容。

“砥砺奋进七十载 奋楫扬帆新征程——从南泥湾到兵团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

法国汉学家高大伟是中欧论坛创始人、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,出版有《中国与世界——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征之路》《中华复兴管窥》《灵感·上海》等著作。

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会谈:我愿同你一道 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

赛事评委之一的Lola Woetze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前院长,她认为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球创新创业项目,尤其是在绿色经济方面涌现了一批优秀项目,展示了大赛的高水平办赛质量和国际化交流意义,“希望通过本届大赛,可以整合多方资源,帮助这些项目实现转化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